松花蛋是我國傳統蛋制品,通常需要25天左右的時間才能腌制完。日前,天津科技大學食品工程與生物技術學院博士生導師劉會平教授率領的科研團隊發明了“減壓智能快速腌制技術”,具有快、新、健、好、智、省等特點,腌制普通的咸鴨蛋不超過7天,松花蛋不超過5天。
不超過5天就可腌制出美味而膽固醇低的松花蛋,為傳統方法時間的1/5,這一國際首創的“減壓智能快速腌制技術”,有望徹底改變我國傳統蛋制品落后的加工模式,實現快速、安全、營養和標準化的發展。“減壓智能快速腌制技術”是由天津科技大學食品工程與生物技術學院博士生導師劉會平教授率領的科研團隊發明的。
劉會平介紹,我國傳統再制蛋的加工歷史悠久,距今已有700年的歷史。早在1319年的《農桑衣食撮要》一書中就有松花蛋加工制作的記載。在1640年明末戴羨所著的《養馀月令》中,對松花蛋的加工方法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據文獻記載,松花蛋的加工起源于天津,后來逐步南移,故有松花蛋“起于天津,成于江浙”之說。
據了解,我國蛋品總產量占世界40%以上,連續33年雄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禽蛋消費大國,人均消費量世界第一。但我國是禽蛋加工小國,蛋品深加工比例不足消費量的5%,與發達國家相比,蛋品加工業發展滯后、現代化程度較低。特別是傳統再制蛋的加工還停留在原始的加工階段,經過兩個“五年計劃”的合作研究,松花蛋從“有鉛”變成了“無鉛”,但是腌制環節流程改進不大,遠沒有達到工業化的水準。
為了改變我國傳統蛋制品落后狀態,劉會平團隊歷經9年的不懈努力,終于完成了減壓智能快速腌制技術的創新。該技術包括腌制理論、工藝、設備開發、加工助劑、腌制廢料處理等一整套核心技術,使我國的蛋制品加工實現自動化、標準化的流水線生產。經過半年多的實際生產測試,產品質量高于傳統腌制品,達到了出口優質標準。該技術享有授權發明專利9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實質審查階段5項,可廣泛用于腌制松花蛋、咸蛋、糟蛋、鹽皮蛋等。該項技術是產學研聯合的結晶,在研究過程中獲得天津帝牧盛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振野蛋品智能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沛愉包裝科技有限公司、開平旭日蛋品有限公司等合作單位的資助,共同設計并制造了我國首臺再制蛋智能快速腌制設備。
據介紹,這項技術具有快、新、健、好、智、省等特點。其中,快:智能腌蛋機腌制普通的咸鴨蛋不超過7天,松花蛋不超過5天,其他各類再制蛋腌制時間均有大幅度減少,一般是原來傳統工藝的1/7到1/5。新:可以設計更復雜多變腌制工藝,做出更多的創新產品。健:生產的產品膽固醇含量降低,產品銅離子含量可降低至普通產品的1/3,還可以將多種保健型藥食同源材料滲入蛋內,產生多種保健效果的再制蛋產品。此外,由于人工智能控制及標準化,使得產品質量高、運行成本低、可四季生產不受氣候變化影響。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同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