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去年全國餐飲收入重新回到兩位數增長,但餐飲行業“四高一低”的現狀仍未改變,改革勢在必行。1月12日,第三屆餐飲產業發展論壇在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舉行,論壇上如何降成本、增加效益成為行業內的熱議焦點。
社會化分工助力餐飲業降低成本
論壇上,和合谷董事長趙申向同行分享了一組數據:2015年,北京餐廳總數凈增加68842家,年增幅高達66.4%,平均下來每天新增188家;但到了2016年底,北京市餐廳凈增數據變成-25001家,同比降幅14.5%,平均每天凈減68.5家。趙申認為,盡管全國餐飲市場整體在向上走,但是這樣的數據意味著,以北京為代表的一線城市市場開始萎縮,大洗牌即將開始。
在洗牌過程中,如何有效降低經營成本,對很多中小型餐飲企業來講無疑是“生死大考”。業界認為,以社會化分工代替既有人力將為餐飲企業帶來更多優勢。例如開展外賣業務的餐廳通過與專業外賣平臺合作,可以將這部分人力資源節約下來;將洗碗工作外包給專業的餐具清洗公司,不僅免除了洗碗工的設置,還可去掉洗碗間,節約面積。
新辣道董事長李劍認為,憑借專業化的社會分工,無論是縮減面積還是減少人工,都有益于將資源集中到所提供的產品上。社會化變革、社會化分工應該是整個行業突圍的方向。事實上,很多餐飲企業已經開始了社會化分工的嘗試。如真功夫宣布從2017年起向同行開放供應鏈,海底撈將旗下多個部門升級為獨立公司提供社會化服務等。
業內專家指出,當前餐飲業仍缺乏完善的社會化分工,盡管有部分企業異軍突起,但行業整體基本處于較初級、小作坊式的狀態。這種狀態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極易受到挑戰,而挑戰的原點正是在每個細分板塊上不夠專業,效率低下,并由此導致在競爭中溢價能力低,終端售價無上漲空間。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同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