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舊換新”帶火二手家電
利用“以舊換新”政策的漏洞,“騙取補貼”、“倒賣收舊憑證”、“舊家電回流”等現象大量存在,“買舊換新”進而引爆二手家電市場,催生了灰色產業鏈。
據了解,近期舊家電回收困難但銷量可觀,價格也水漲船高。例如,一臺舊電視的價格由以前的50元漲到了80元,甚至100元,許多還拒絕討價還價。根據相關政策,一臺舊電視機只要外表完整,無論能否使用,都可以抵價400元左右。對于消費者而言,從舊貨市場花80元買臺舊電視,就能獲得400元的補貼,盡管破費周折,卻也頗為劃算。
對于不想麻煩的消費者,自然會有商家“分憂解難”——沒有舊家電,照樣可以“以舊換新”,二手市場家電“以舊換新”憑證異常火爆。有專門的舊家電門市打出“辦理‘以舊換新’的憑證”的招牌,甚至還有一些商家公然在網上叫賣。
很多網店掛羊頭賣狗肉,打著賣舊家電的旗號賣以舊換新憑證。盡管淘寶網等電商平臺對“家電以舊換新”、“以舊換新憑證”等關鍵詞進行了審核管理,但漏網之魚依然存在,不少商家改頭換面以“家電換新”、“以舊換新憑正”等招搖過市,其中涉及上海、浙江、四川、湖北、安徽等地區的眾多賣家。
據記者調查發現,淘寶網上一家上海賣家兜售的“家電以舊換新憑正”,號稱國美、蘇寧、京東等所有家電換新銷售商場通用,最近一個月的銷售記錄竟然達到1518件。
據眾多買家評價,此憑證“相當好用”。
據業內人士透露,一些回收企業并未將回收的舊家電送往拆解企業,而是重新流入市場,從而虛開更多的憑證。網絡賣家手中的大量“家電以舊換新憑證”,也是通過去二手市場淘取大量舊家電,再去指定回收站換取的。
消費者爭搶“最后的晚餐”
主力資金流分析(10/19)某些股割肉出逃肯定后悔突發暴漲很可能不期而至股民福音:套牢股票有救了!今年年底,兩項針對家電的惠民政策將到期,目前,財政部門已經明確表示“家電下鄉”政策將在11月30日到期后不再延期,而已經延期一次的“以舊換新”政策是否再次延期尚無定論,關于該政策將于年底結束的消息不絕于耳。
自2009年實施的家電“以舊換新”政策成為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升級,探索廢舊電器回收的有效途徑。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28日,全國家電以舊換新政策拉動家電消費2075億元,銷售新家電5571.3萬臺,回收舊家電5760.9萬臺。
相對于家電下鄉而言,“以舊換新”報銷過程較短,實施范圍和覆蓋人群更廣,消費者更加青睞,因此,政策變更產生的市場反應也更大。一旦“以舊換新”政策取消,消費者明年將不能享受10%的補貼,而商家的銷售也將大受影響。近期,商家和消費者紛紛搭載政策優惠的末班車,“十一”過后,家電銷售熱潮不減,許多家電賣場以舊換新促銷活動如火如荼。而手中沒有多余舊家電的消費紛紛到二手家電市場上“淘”舊家電。“以舊換新”更加變味成了“賣舊換新”。
監管真空存安全隱患
二手家電市場火爆,一方面暴露了“以舊換新”政策的漏洞依然存在。此前,央視3·15晚會曾曝光了以舊換新中的“騙補”的行為,商務部等相關部門也加強了監管。但由于缺乏明確標準,“買舊換新”買賣雙方、商場三方自愿、且都有利可圖,因此這種鉆政策空子的行為一直屢禁不止,相關部門尚無法進行有效監管。業內人士表示,在“以舊換新”的實施細則中,并沒有規定舊家電的成色、好壞,也沒有說收購舊家電時必須出示相關憑證,更沒有明確規定不能使用購買的舊家電“以舊換新”,因此顧客提供的舊家電是購買的還是自家的,根本無從判斷。
事實上,以舊換新只是冰山一角,整個二手家電交易市場更是亂象叢生。隨處可以買賣的二手家電,也從一個側面暴露出二手家電市場的監管真空。
國家相關部門曾發布《舊貨品質鑒定通則》和《舊貨品質鑒定舊家用電器》兩部行業標準,今年1月,我國正式實施《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6月份,商務部發布了《舊電器電子產品經營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擬對二手家電買賣“建檔案”。雖有標準,但在執行時卻大打折扣。小商小販缺乏有效監管,導致大部分廢舊家電被游離于監管之外。
目前,市面上的二手家電大都“身份不明”,很多二手電器都是廢舊的零部件組裝而成,根本就談不上安全保障。對二手家電已使用的年限、使用中的維修等情況也很難確定,繼續使用則存在更多安全隱患:質量參差不齊、售后服務缺乏、市場監管乏力等,消費者合法權益無法保障,且維權非常困難。
年底家電以舊換新政策或結束,家電回收將提上日程。家電回收涉及生產、流通、銷售、分解等環節,治本方式是探索更加有效的回收體系,完善法規政策體系,以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文章來源:【中國廚房設備網】使用互聯網資源,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同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