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透明是政府采購的基本原則,而對必須保密的內容進行保密,同樣是政府采購遵循公平競爭和公正原則的體現。對政府采購活動中特定的信息和工作進行保密,有利于保護和維持供應商之間的有效競爭,有利于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容易泄密的環節
在一些地方的政府采購活動中,由于疏忽,甚至從招標開始就出現了不同環節、不同程度的泄密。
供應商名單和數量在政府采購招標活動報名開始時,有的地方在統計報名供應商數量時比較隨意,無意間把先報名的供應商信息暴露給后來報名的供應商。雖然不少招標采購單位注意到要加強保密工作,把報名名單分開,但通常供應商是同一個時間,在同一個地方報名,供應商相互之間或多或少會得到一些信息。又可能是有的經辦人員在登記和辦理時,不經意間對熟悉的人員透露了相關信息,給一些投機的供應商鉆了空子。
采購人透露品牌傾向為了保證采購質量,一些招標采購單位會在招標前先進行市場調查,對項目的型號、品牌等進行初步了解。某些供應商利用與招標采購單位接觸的機會,有意或無意間從與采購人的商談中得知他們對產品技術和品牌的意向,而某些采購人為了實現自己“滿意”的采購結果,假裝不經意地把項目預算資金、技術要求等重要信息透露給意向品牌供應商。這些舉動都容易引起招投標中不必要的麻煩。
專家名單與聯系方式根據政府采購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專家抽取,其抽取時間與專家使用時間之間存在監管的“空區”,如稍微不注意,專家的信息就可能被泄露。另一方面,由于不少地市、區縣級政府采購的專家庫還處于建立和完善階段,專家數量較少,專家數量的不足給一些供應商“公關”降低了成本,由此造成了抽取專家和被抽中的專家評標前泄密較多的問題。
評標過程中的泄密這是各方關注的重點環節,也是保密的難點,一旦泄密,影響也最為直接。它包括評分辦法的細節、評審中評審委員會要求澄清或詢問的情況、評審后評標報告的推薦排名、其他供應商的投標品牌和型號等內容。這些方面由于涉及的人員過多,工作中的環節多,雖然評標紀律一再強調,但泄密后很難查證是從哪個方面、由哪個人泄露出去的,也很難收集到證據。同時應注意的是,評標結束后,現場資料的收集及廢物清理也是無意間透露以上信息的重點,也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
對入圍供應商的審核和調查在定標過程中,招標采購單位對入圍的供應商進行產品、技術、信譽、業績等審查時,為了排除損害采購人利益的供應商進入,保證入圍供應商公平進入而采取澄清和告知時,由于疏忽而泄露了審核和調查的事項。
【中國廚房設備網】發表的文章內容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