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力緊缺是近年來農村暴露出的一個比較明顯的問題,但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還得依靠農村勞動力,因此,解決勞動力緊缺的問題便成為了重中之重。勞動力緊缺所帶來的問題是農業生產效率降低、耕地被棄用,究其原因,改變生產方式才是解決勞動力緊缺的根本。
近年來,我國來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推廣上花費了大量的精力,旨在早日實現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目標,但是糧食雖重要,蔬菜作為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食用品,其機械化進程亦同樣重要。
近日,北京市永盛園農業種植中心園區內就上演了一場為京津冀地區葉菜種植選取適宜移栽機的“選秀”活動。
演示會現場,7臺不同品牌不同性能的移栽機在技術人員的指揮下依次開往田間。采用現場比試的方法,邀請鑒定機構以及專家對京郊范圍內應用較好、技術先進的多種移栽機機型的性能進行綜合評價,實現對典型葉菜、果菜適宜移栽機進行選型與排序,力爭以最小的人力、物力、時間投入,以鑒定機構檢測、相關專家和用戶打分結合的選型方式,客觀、科學、公正地對參加選型的機具評選、排序,為農民選擇安全可靠、先進適用的農機提供有效依據,為農機化技術推廣做好服務,也為政府機構決策提供理論依據,推動葉菜機械化生產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邁進。
以蔬菜為都市農業主導農產品的武漢今日在推廣露地蔬菜生產機械化,武漢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指導中心專家深入漢南區鄧南街推進主要農作物(露地蔬菜)生產全程機械化試驗示范項目,并與漢南區農機推廣站、合作社負責人等交流了項目進展情況。此次項目實施地點位于漢南區鄧南街,主要蔬菜種植種類為白蘿卜、甘藍,項目區示范面積5000畝。
該中心在示范區重點開展露地蔬菜精量播種、移栽以及高效植保等薄弱環節機械化技術試驗示范,達到省種、肥、藥,降低生產成本,減輕農民勞動強度,提高工效的效果;通過科學配置露地蔬菜生產作業機械,減輕廢氣的排放,降低農藥、化肥使用量,實現“一控兩減”目標,最終探索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周年生產封閉式全程機械化工藝路線及實用性強、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從而輻射帶動周邊同類地區加快實現生產全程機械化。
蔬菜機械化推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長時間的探索和實踐才能摸索出一條適合的道路。我國由于地形復雜,各地的氣候也不盡相同,不同的地形以及氣候對作物也有不同的影響,只有不斷地實踐,總結經驗教訓,才能探索出一條可推廣、可復制并能廣泛傳播的蔬菜機械化生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