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實體經濟是關鍵著力點。工業作為實體經濟的核心,國家出臺了多項措施促進工業經濟產業提質增效。隨著《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國家戰略出臺和新技術的迅猛發展,我國工業經濟產業迎來了重大的發展機遇。
受益于國家政策與市場需求的利好驅動,化工、機械、石化、建材、紡織、有色等行業細分領域突破式創新為制造業發展注入了新動能。中石化掌握隨鉆儀器研發核心技術,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國產大飛機、高鐵、航天工程、海洋工程等高端設備國產化進程加快,持續刷新著中國的創新“加速度”。
為進一步促進化工、機械、石化等行業的規范發展,強化產業核心競爭力,2月2日,據工信部獲悉,工信部150項工業行業標準正式報批公示,并面向全國公開征求意見。公告截止日期為2018年3月5日。業內人士可積極參與,為行業發展出謀獻策。
據化工儀器網整理,本批次工業標準涉及化工、石化、冶金、有色、建材、黃金、機械、紡織等領域。包括15項化工行業標準、10項石化行業標準、8項冶金行業標準、67項有色行業標準、47項建材行業標準、1項黃金行業標準、1項機械行業標準、1項紡織行業標準。除此之外,本次制修訂標準中,還有部分為儀器分析方法或儀器制造設備,包括氣相色譜法、毛細管柱氣相色譜法、紫外熒光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等。
事實上,除在政策標準上給予化工、石油等傳統領域的重點扶持之外,2017年伊始,中國進出口稅則稅目就針對農業、化工、機電、紡織、木材等多個領域的商品有較大范圍的調整,充分發揮了關稅對產業的保護作用。
縱觀工業經濟市場發展現狀,以石油、化工、機械、煤炭等傳統企業迎來十分嚴峻的生存挑戰期。適者生存、劣者淘汰。如何在國家的深刻變革中乘帆遠航,實現品牌自身的騰飛,是儀器商亟待思考的問題。借助云計算、大數據、機器人等相關技術,主動擁抱市場發展新趨勢,運用好市場需求資源,成為品牌贏戰的不二選擇。
2018年開啟行業新征程,首先要樹立新標準、新作為。本次項目涉及眾多儀器分析法,也表明了我國科技水平在不斷提升,一些先進分析技術和檢測儀器相繼涌現,為行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未來,隨著我國更多行標、國標制修訂完善,必將帶領行業朝著更加規范化道路前行!